seveny :
【健康傳媒 林雁茹/新北報導】車禍導致椎間盤突出
頸椎骨刺或椎間盤突出發生的原因多數為車禍、退化和慣性低頭族因姿勢不良造成,倘若遭受車禍或外力撞擊,嚴重可導致壓迫性骨折,頸椎關節曲度異常且頸椎經擠壓後會造成椎間盤突出。通常西醫治療除服藥、復健外,若症狀嚴重,會建議病患開刀處理,頸椎關節退化嚴重者甚至需要加裝人工關節或椎間盤等,侵入性治療往往令不少病患前思後想,必須做足強大的心理建設。
現年73歲的老伯早年曾發生車禍,加上老化因素,某次因為頸部疼痛併發手麻症狀,檢查後發現頸部2至6節皆有椎間盤突出,合併3、4節脊椎壓迫性骨折,當時服用強效止痛藥緩解後,復健了1、2年仍效果有限。醫師建議動刀加裝人工椎間盤改善,但孩子因考量父親年事已高,皆不贊成,最後經過親朋好友介紹,決定尋求中醫進行治療。
收治該名7旬病患的中醫師張賜興表示,老伯進到診間時頸部嚴重疼痛到幾乎無法轉動,手臂延伸至指端整個發麻,處於急性發作期,猶如機器人般的僵硬,一臉痛苦並自述疼痛難耐,在夜晚幾乎無法躺著入眠。從老伯的X光片看出頸部椎間盤突出已幾乎沒有空隙,判斷應為車禍後遺症加上老化的結果,起初先用中醫傳統保守的治療方式,每天服藥並配合風池、夾脊、後谿、大椎、足三里、陽陵泉等穴位針灸及推拿,治療1周後麻痛雖稍緩解,但改善仍不理想,因此決定改採另一種特殊療法醫治。
膏藥外敷促進頸部血液循環
張賜興依據中醫典籍記載,研發以脊椎作為醫療出發點的「膏藥外敷療法」,療程先以刮痧幫助頸部毛孔開啟,再貼上傳統膏藥貼布,經皮膚滲透吸收,刺激病灶血液循環,促使體內發炎物質排出,降低體內肌筋膜間的壓力,大幅減輕痠痛麻感;每天連續敷貼達二十四小時,一天換藥一次,每周複診一次,連續敷貼一個月並配合服用通經活絡去瘀的水藥,就能標本兼治。該名老伯治療半個月,手臂的麻痛感已明顯改善,一個月後已完全復原。
中醫認為「腎主骨、肝主筋」,腎為先天之本,中醫治療頸椎骨刺和椎間盤突出,講求治根本,一方面治療麻痺和疼痛感,另一方面加強肝腎功能和血液循環,除前1個月療程兼顧內外調理,後續仍應配合吃藥粉三個月來鞏固療效,方能收取最佳成果。只要身體調養好,自然能抵抗衰退,除非再遭受車禍、外力重擊等,否則治療好後五年內的復發率極低。
椎間盤突出和新生不久的骨刺透過中醫治療通常成效不錯,若骨刺生成時間愈久,相對治療愈棘手。張賜興提醒,中醫治療期間應少碰冰冷飲食,勿長時間固定低頭或躺著看電視,一段時間即應變換姿勢休息,平時可抽空練習抬頭後仰並縮下巴,頸部各種不同角度的自我拉筋法,再配合擴胸運動的自我復健方式,就能舒緩頸椎頸部的血液循環。此外,若感覺頸部常緊繃有緊壓感,或觸摸頸部有特殊疼痛感,應積極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
- 本文為轉載文章 作者及出處為 NOW健康 。 [原文]
- 關鍵字 : 盤突出, 血液循環, 頸椎骨刺, 陽陵泉, 除前1, 配合風池, 連續敷貼一, 退化, 車禍導致椎, 足三里, 賜興提醒, 賜興, 講求治根本, 觸摸頸部, 若骨刺生成, 若症狀嚴重, 腎為先, 腎主骨, 肝主筋, 老伯進到診